Clean Water Plan Brings RMB 2,000 Billion

  3月28日,在第七届中国环境产业大会上,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秘书长骆建华透露,“水清洁行动计划”(下称“水十条”)也将于今年上半年上报国务院。

  今年2月,环保部已原则性通过了该计划的送审稿。大气、水和土壤的清洁计划,堪称今年环保部的“三大战役”。业界预计,仅“水十条”,就将引领新增投资超2万亿元。

  表面来看,中国污水处理行业目前竞争已经趋于饱和,新投资者进入的空间不大。但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副院长王洪臣在受访时表示,目前该行业的竞争是低水平的,“水十条”引领的将是纵深投资的新机会。

  《财经》记者了解到,新的规划将提升污水处理的标准。一旦“水十条”获得通过,大批量的污水处理厂将面临提标和提效改造,设备将更新换代。另外,更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,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的新模式,都将应运而生,设备企业、水务公司都有可能成为2万亿元市场盛宴的分享者。

  今年“两会”前后,全国工商联环保商会多次向外界释放信息,主要内容之一即是在中国推进“第三方治理”模式,其核心含义是: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公司去运营管理,这一点的重要性,在污水处理领域尤为突出。

  环保部发布的2012年度全国环境统计公报显示,全年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221.6亿吨,但污水处理的效果不佳,治理设施处于半停半开或长期闲置状态的排污企业不在少数,很多工业企业的污水处理不能达标,甚至山东部分地区出现了直接将污水排入地下水源的极端做法。

 碧水源(300070.SZ)常务副总裁、财务总监兼董秘何愿平告诉《财经》记者,主要有三种情况造成了以上局面:一是环保改造要产生不菲成本,企业没有自觉控污的动力和意识;二是监管不到位,部分环保法律法规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速度;三是机制不合理,中国目前依然沿用“谁污染,谁治理”的初级治污模式,这已和目前污水处理行业的发展规模和水平不相适应。

  在欧美国家,污水处理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,排污企业聘请专业的环保公司负责污水的处理工作。这种模式下,排污企业节约了成本开支,污水处理的效率得到了提升,监管也因行业集中度的提升更加便利。更重要的是,专业化的污水处理企业应运而生,大量投资机会将不断产生。

  这种先进的治理方式,在中国已经起步。环境商会介绍,一些大型工业企业和工业园区正尝试采用此种模式,以降低污染治理成本,譬如北京燕山石化委托威立雅水务公司处理企业工业废水,上海化工园区委托中法水务公司处理园区工业废水,均取得良好效果。

  不过,上述仅是个例,第三方治理模式目前在国内推行并不顺利。很多排污企业出于“经济原因”,并不愿意聘请专业的环保公司,而是选择自己购买设备处理污水。

  桑德集团董事长文一波称,这种现象之所以产生,是因为法律法规和监管体系不完善。如果排污企业不偷排,投入的资金肯定远远超过聘请专业的环保公司。“环保公司更专业,效率肯定更高,而且一个环保公司可以运行上百个第三方治污项目,成本将大大减少。”

  排污企业环保设备长期闲置,在业内早不是新闻。“监管不到位,是第三方治理模式不能有效推行的根本原因。”国电清新(002573.SZ)董事长张开元称,一些地区的排污企业即便环保设施关停,但当地环保局依然可以“收到”企业上传的环保数据。

  这个问题,或将很快得到解决。在即将发布的“水十条”中,污水处理的指标和监管力度都将得到提升。目前桑德集团、威立雅、中法水务和碧水源等专业水务公司正在进行这一领域的战略布局。“2万亿元蛋糕中,将有很大的一部分来自第三方治理。”张开元表示。

  除了监管问题,第三方治理模式若想进一步推广,还需解决融资和支付等具体问题。由于目前国内的专业环保公司大都是民营企业和外资公司,资金实力有限,单独投资规模较大的第三方治理项目存在困难。对此,环境商会建议,国家应从排污收费、专项污染治理资金和国有资产拍卖资金中拿出一部分,设立清洁水基金,以低息贷款的方式,保障实施第三方治理的排污企业和环保公司获得融资。

  在环保公司和排污企业之间成立中介支付机构的呼声,也日益强烈。中介支付机构既可监督环保企业的治污服务,又能确保环保公司的利益及资金链安全。这一领域,又将产生新的投资机会。

  但是,机会能否变成现实,起决定作用的很可能不是企业。

  国内一家水务公司的负责人告诉《财经》记者,“每一个地方、每一块市场都是封闭的,都是政府官员说了算,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投入每一个地区。如果你在当地没有人脉,你提出的条件再好,也不可能中标。”

  这正是一些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先进技术在国内难以推广的核心原因,也是国内污水处理技术路线发展与国际潮流相悖的重要因素。虽然各地政府在新建污水处理厂时,都会进行招投标工作,但只要在稍做文章,就可以将非内定企业排除在外。

  “环保标准提升是一个重要的推手,但市场机制仍需理顺,工程技术方案的选择者,应该是市场而不是市长。”上述水务公司负责人说。

  (本文摘编自2014年4月7日《财经》杂志 “公司与产业”栏目)